文|冉
编辑|冉
前言最近几天,亚洲的局势真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先是朝鲜突然有几十名士兵跨过三八线,结果韩军直接用上了大口径机枪,边境响起了久违的枪声。
紧接着,美军居然一下子调动了十多架F-35隐形战机,直飞韩国,打着“联合军演”的旗号,把半岛的紧张气氛又推高了一层。
就在大家都盯着边境局势的时候,特朗普突然跳出来,说中国应该加入美俄的核裁军谈判。这话一出,瞬间让外界炸开了锅。
可问题是,美国和俄罗斯加起来掌握着全球九成的核武器,中国手里的数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特朗普明知道中国不可能答应,却还是要喊,这背后到底在打什么算盘?
F-35大规模部署,军演背后的多重含义
这次美军出动的并不是几架战机“走过场”,而是十几架F-35,外加不同型号的机型:既有空军版的F-35A,也有能从航母上起降的F-35B和F-35C。要知道,光是这一套组合,战斗力就已经不容小觑。
按照美军的说法,这些飞机是来参加“乙支自由之盾”联合军演的,目的就是提升美韩联合作战的防御能力。听起来好像很正常,但细看时间点和规模,就能感觉到背后另有文章。
第一,直接的目标当然是朝鲜。就在这之前,朝鲜几十名士兵跨越军事分界线,虽然没有造成人员重大伤亡,但边境响起枪声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。
美军此时出动F-35,显然是要向朝鲜表明,美国随时有能力支援韩国,必要时可以迅速形成压制性空中力量。
第二,隐藏的指向是中国。大家别忘了,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9·3阅兵。从此前流出的彩排画面和官方消息来看,这次阅兵不仅规模宏大,而且会有多种新型武器亮相,包括高超音速导弹、隐形无人机等,堪称世界级的震撼场面。
美军把F-35飞到亚洲来,明眼人都看得出,是想通过这种“秀肌肉”的方式来对冲中国阅兵可能带来的国际影响力。
第三,稳住盟友的信心。特朗普执政以来,美国一直在搞所谓“战略收缩”,削减海外驻军开支,让韩国、日本等国自己多掏钱。
这种做法导致盟友心里没底,尤其韩国,朝鲜拥核后他们更怕美国“拍拍屁股就走人”。所以美军派F-35来,不仅是军事动作,也是政治动作,就是要告诉韩国和日本:放心,美国还在,安全承诺不会轻易撤回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美日韩三国的F-35总数已经接近300架。这意味着,东亚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隐形战机网络,空中力量平衡正在被彻底打破。朝鲜当然不会坐视不理,中国也必然警惕。这种军备竞赛一旦拉开口子,接下来只会越卷越深。
所以,这次F-35的部署,看似是例行军演,实际上却是一石三鸟:既威慑朝鲜,又向中国示强,还顺带给盟友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可问题是,真能稳住局势吗?还是说,反而会把局势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?
特朗普旧事重提,为何逼中国加入核裁军谈判?
就在F-35战机飞抵韩国的同时,特朗普在白宫抛出一个重磅言论:要求中国加入美俄的核裁军谈判。他强调,美国核武库世界第一,俄罗斯第二,中国第三,所以中国必须加入。
乍一听,好像挺有道理,可实际上这根本是一个“伪命题”。原因很简单:美俄加起来掌握了全球90%以上的核弹头,而中国的数量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量级。如果真要谈,中国根本不具备对等地位。中国外交部早就说过,美国要是真有诚意,就先削减到中国的水平再说。
那问题来了,特朗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?明知中国不会答应,却还要反复喊。
第一,这是对内政治的需要。美国国内的鹰派一直批评特朗普对中国太“软”,说他对印度敢下狠手,却不敢动中国。
特别是在加税问题上,特朗普已经不敢轻易对中国动手,因为一旦中国用稀土反制,美国的产业链会承受巨大压力。
于是,他只能找一个看似“对华强硬”的议题来回应鹰派。核裁军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:反正中国不会答应,他就能把“不合作”的标签甩给中国,显得自己已经尽力了。
第二,这是对盟友的交代。就在特朗普喊话的几个小时前,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刚在白宫和他见面,双方重点讨论的就是朝鲜核问题。特朗普此时抛出“中国必须削核”的说法,就是要告诉李在明,美国不仅盯着朝鲜,还在紧盯中国,让韩国放心依赖美军的安全保护。
第三,这是战略博弈的一部分。关税牌打得差不多了,外交牌也没什么新招,现在特朗普就剩下安全议题可以利用。他想借核裁军问题,把中国拖进一个被动局面,让国际舆论认为是中国拒绝合作。
这样一来,无论是对盟友还是对国内,他都能塑造一种“美国在积极推动和平,但中国在阻碍”的形象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这么操作。上一次,美国也是在美俄核裁军谈判时要求中国加入,当时中国就已经明确拒绝。
普京的态度也很巧妙,他既没反对美国的要求,也没强拉中国入局,而是说“这要由中国自己决定”。这等于是把主动权交回中国,同时也避免自己被夹在中美之间。
所以说,特朗普这番话,看似是外交呼吁,实则是政治秀。它既不合理,也不现实,但却满足了特朗普多个层面的需要:对内交代、对外施压、对盟友安抚。
美国“组合拳”背后的困境与风险
把F-35派到韩国,再抛出核裁军话题,特朗普的动作连在一起,就是一套典型的“组合拳”。可这套拳法的背后,其实折射出美国的困境。
一个是经济困境,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,美国已经尝到苦头。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优势,让美国无法承受彻底脱钩的后果。特朗普不敢继续加码,只能转而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寻找突破口。
第二个是军事困境,中国的军力正在快速崛起,尤其是高超音速武器、先进导弹系统等领域,已经对美国形成了实质性冲击。
9·3阅兵的展示,无论是对外宣传还是战略威慑,都会让美国感受到压力。于是,特朗普必须在阅兵之前搞出点动静,好对冲一下国际舆论的注意力。
再就是政治困境。特朗普在国内面临鹰派的不断指责,他们认为他对中国“太怂”。而在盟友眼中,美国又像是在推卸责任,要求日韩承担更多军费开支。两头都不好交代,特朗普只能通过这种大张旗鼓的军事部署和外交喊话,来展示美国依然是“世界老大”。
但问题是,这种操作短期可能博得声势,长期却存在巨大的风险。东亚地区已经进入“军备竞赛模式”:美日韩F-35越来越多,朝鲜必然加大导弹试射,中国也不得不提升自己的防御体系。
这种“你增我也增”的循环,一旦失控,就可能把整个地区拖入更大的冲突。
更严重的是,真正的和平谈判空间正在被挤压。如果每一次军事演习都被当成外交筹码,每一次喊话都成了政治表演,那么信任就会不断消耗。长此以往,等到真的需要坐下来谈判的时候,各方的诚意和耐心可能早就被磨光了。
所以说,特朗普这一套“组合拳”,看起来很热闹,实则是饮鸩止渴。它或许能让他在国内和盟友面前暂时过关,但却在客观上加剧了对抗,把整个亚太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。
结语
从F-35的部署到核裁军的喊话,这一系列动作已经不只是军事演习或外交提议,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秀。特朗普明知道中国不会答应,却偏偏要提出,就是为了在多个层面“刷存在感”。
可现实是,中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可以被随意施压的国家。如今的中国,坚持不搞军备竞赛,也不会被动接受外部压力,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。
未来的亚太,到底是走向合作共赢,还是一步步滑向危险的对抗边缘?这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个大问号。
高开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